广西雷州半岛旅游景点?
一、广西雷州半岛旅游景点?
雷州半岛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的一个半岛,这里有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下面列举几个值得推荐的景点:
1. 雷州市博物馆:展示了雷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了解当地文化的好去处。
2. 雷州西湖公园: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城市公园,有湖泊、花园、亭台等景点,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3. 雷祖祠: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庙宇,供奉着雷州地区的祖先,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4. 三元塔公园: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公园,有三座古老的塔楼和美丽的园林景观,是拍照的好去处。
5. 鹰峰岭:是一处自然景观,有陡峭的山峰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登山远足的好去处。
6. 九龙山红树林:是一处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红树林和野生动物,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以上仅是雷州半岛的部分景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游览的地方,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进行选择。
二、雷州半岛有什么镇?
雷州半岛的镇有40多个。
具体有:海岸镇、龙塘镇、迈陈镇、流沙镇、下桥镇、曲界镇、前山镇、下洋镇、外罗镇、锦和镇、新寮镇、和安镇、英利镇、乌石镇、北和镇、龙门镇、覃斗镇、调风镇、东里镇等等。
雷州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合称中国三大半岛,因古雷州府辖地而得名。
湛江市是雷州半岛主要的城市,其辖雷州市(原海康县)、廉江市、吴川市(三个县级市)和徐闻县、遂溪县(二县),以及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四区),主要岛屿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特呈岛,调顺岛等。
半岛是中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盛产甘蔗、橡胶、剑麻、香茅、 花生等。海产品主要有鲍鱼、对虾、龙虾、鱿鱼、蚝、珍珠 等。
三、雷州半岛有什么鱼?
黄花鱼、金昌鱼
黄花鱼、金昌鱼都可以养殖。
四、雷州半岛有什么景色?
盘点起来,整个雷州半岛火山地貌值得推介、整合和参考的地方有:湖光岩 位于雷北的湛江市麻章区,是一个“待字闺中、静如处子”的火山湖泊,而这火山湖的更奇之处,则是玛珥湖――一个距今14~16万年前由平地火山爆发后再冷却下沉的400多米深坑、再经地下水渗积成湖的火山湖和火山熔岩“混合体”。由于周围火山渣堆精心的呵护,湖水常年处于“密闭”的“世外桃源”之中,这让湖底的沉积层成为后人观察地球十几万年间演变的“天然年鉴”。火山垣壁造就龙门瀑布 龙门瀑布位于雷南的中西部、雷州市的中部,这种由火山玄武岩形成的巨型断壁对于雷州半岛来说是极其罕见的,更奇的是瀑布下游就是一个玛珥湖,而上游河床则拥有奇特的玄武岩洞穴群,至于这些洞穴群的成因,至今仍是一个谜。遍布全半岛的火山柱状玄武岩 雷州半岛的柱状玄武岩不仅极其发育,而且可谓是一个柱状玄武岩的大全世界,各种形态的柱状玄武岩,在这里几乎都能看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柱阵式的火山石,是地球上难得一种古火山地貌珍品。一根根的石柱层层排列,十分整齐有序,或长或短,其粗细却惊人的统一,粗的直径都在50~60厘米,细的均在30~40厘米。柱体垂直,或呈40~60度的倾角。在硇洲岛、雷州市乌石镇的房参岭、调风镇的九龙山和徐闻县龙塘镇的博赊港、文部村等地,都可以看到这种石柱子。奇怪的“仙人脚印” 在雷州市英利镇的响水湾、遂溪县的流牛滩、徐闻县的三墩岛及附近地区都有这种奇怪的石头。这些石头上怎么会出现一个个的凹洞呢?洞口深浅不一,但大小、形状几乎都是一模一样,像是有人特意凿出来似的,被称为“仙人脚印”。“雷州半岛之脊”的古龙火山口― 鹰峰岭 鹰峰岭为古火山地貌,海拔247米,有“雷州半岛之脊”之称!也是整个雷州半岛地区喷发年代最新的一座火山,为平坦的半岛大地增添了一个迷人的自然景观。这神奇的自然景观,既非神力,亦非人力,而是雷州半岛地壳运动的结果。中国第一大火山岛―硇洲岛 位于湛江市东南约40公里处。北傍东海岛,西依雷州湾,东南面是南海,纵深是太平洋,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硇洲岛是一个大约20―50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海岛,也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火山口上第一村―青桐洋村 青桐洋村位于鹰峰岭岭脚下和青桐洋洋盆中,属雷南火山岩石地区,这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植物有着死火山湖地区特有的景象,同时该村许多古老的建筑也深深地烙上了火山文化的印迹。而走进这条历史文化名村,有如超越时光隧道回归古时代。雷州调风九龙山 此山为古火山锥,谷深林密,绿荫掩映,时有飞鸟展翅,走兽奔突。山间各种形态的火山岩石千姿百态,有的如龟出山洞,有的如鲤跃龙门,有的如雄狮戏球,有的如苍龙吐珠,有的像王侯、将相,有的似琴琶、锣鼓……那淙淙的瀑布从峭壁飞泻而下,环境幽静,景色宜人,特别是其独特的火山地形地貌引发着人们无限的想象。
五、雷州半岛有什么好玩?
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湛江市区三公里处,总面积738.79公顷。森林公园地处北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足。年均降雨量1396.3~1759.4毫米,年日照时数1900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803.6毫米。植被类型为北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林,绿化覆盖率98%。森林公园是湛江市最大的绿色保护屏障,被誉为湛江“市肺”
六、雷州半岛为什么叫雷州半岛?雷州半岛怎么样?
因其地处雷州半岛中枢,北控高凉,南扼琼儋,素称"天南重地"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西汉以来,位于半岛腹部的“雷州城”,一直为县、州、郡、军、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航运的中心,因而被称为“天南重地,海北名邦”。
七、雷州半岛十大旅游景点排名?
一、三元塔。三元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因挖地基时发现了三只蛇蛋,就以此作为“三元及第”之兆来命名。是广东省保护文物。
二、西湖、苏堤、东坡亭和十贤祠。西湖原名罗湖,苏轼苏辙兄弟相聚在此,醉游之后,将罗湖改名为西湖。十贤祠是纪念寇准、李纲、苏轼、苏辙、秦观等十位历史上被贬到这里的历史文化名人而建。祠内有文天祥撰写、姚文田书的《雷州十贤堂记》碑。
三、雷祖祠。雷祖祠为纪念雷州第一任刺史陈文玉所建的祠庙。陈文玉是雷州本地人,唐贞观5年出任雷州首任刺史。唐太宗李世民封其为“雷震王”,后人尊称他为雷王、雷神、雷祖。一直为雷州人所崇拜。
四、雷州乌石港。乌石港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海边布满乌黑发亮的巨石,形状奇特而得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民风较淳朴,海鲜很多。这里是我国大陆为数极少的可以在海滩观日落于海的地方。
八、雷州半岛面积有多大?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古雷州府辖地而得名,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合称中国三大半岛,犹如一条巨龙冲向南海,气势磅礴,令人震撼。雷州半岛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呼应,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40~70公里,全境面积13225平方公里。
雷州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北缘,地形地势比较平缓,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接南海,西接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南接琼州海峡与海南岛对峙。这里春季潮湿多阴雨,夏季多阵雨或雷阵雨,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秋季多台风,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年平均气温22.5℃,2月平均气温15℃,8月平均气温29℃,5~8月为雨季,9月为暴雨鼎盛期,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年平均降水量1417~1804毫米,年平均风速3米每秒。年平均登陆台风2~3个。半岛东侧沿海为不规则半日潮,西侧沿海为规则全日潮。
雷州半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半岛,雷州半岛是雷州民系的根据地,亦是雷州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天下雷州人的精神象征所系之处。它背靠厚重的大陆,力拔千钧;面朝蔚蓝的大海,俯览华夏。聚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滋润万物。半岛以雷州方言、雷州换鼓、雷州石狗、醒狮、人龙舞、傩舞等诸多文化内容为载体,构建了独特的人文地理范围。
九、雷州半岛人口有多少?
雷州半岛 外文名: “雷”
所属地区: 中国 广东省湛江市 下辖地区: 湛江、遂溪 、徐闻、雷州 面积: 8888平方公里 人口: 608万(2010年)
地理位置: 中国大陆最南端 著名景点: 湖光岩、观海长廊、寸金桥公园等 机场
十、雷州半岛有什么样的传说?
马援将军在雷州半岛屯军征战交趾叛军
东汉建武年间,伏波将军马援为平定交趾之乱,挥师南下,屯兵雷州半岛,庇护民众。
至今,在雷州半岛民间关于马援的故事流传很广,脍炙人口。
东汉建武16年(公元40年),交趾郡(现越南境内)首领征侧、征贰姐妹反叛,史称“二征起义”,叛军占据了九真、日南及合浦(汉代雷州半岛属合浦郡)等郡65城,攻占了南岭以南的大片土地,波及越南中部,广西钦州、北海、防城、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给当地黎民百姓带来极大滋扰。
公元42年4月,得知征侧起义称王后,光武帝下诏令华南各郡制造车船,修筑道路、桥梁,储备军粮,拜马援为伏波将军,率汉兵八千,合交趾兵共两万军队和两千艘车船,“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逢山开道,遇水架桥,长途跋涉一千多里,水陆并进,南征交趾。
马援行军所过之处,辄为郡县修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并颁行汉律。据嘉庆《雷州府志》载:“东汉建武中,伏波将军马援筑徐闻城。”(雷州半岛汉置徐闻,唐改雷州。)为了加强防卫,马援将军曾修筑古城。当时城南门外“兵马云集”,因而饮用之水困难。马刨地得泉,后称“马跑泉”,如今遗址犹在,可为佐证。马援行军中不忘教导后辈,兵至雷州半岛西海岸马流村时,曾给兄子严、敦写信、教诲他们如何做人。明末诗人屈大均《雷阳曲》有“马流遗子姓,交趾奉旌旗”的诗句。
马援大军大破交趾二征,斩杀了数千个顽固不化的叛乱份子,招降了临阵倒戈的一万余人。交趾叛军四分五裂,二征率领一部窜逃。传说叛兵退入雷州半岛,汉军穷追。两军在雷州半岛西海岸对垒,汉军假装败退,往身上涂上猪血牛血诈死。叛军中计全面反扑,结果“死尸”复活,大败叛军。叛军丢盔弃甲,坐船向北部湾海边窜逃,汉军只能望洋兴叹。马援急中生智,命人沿海岸布上“金蛙战鼓”鸣击,霎时间,北部湾上空战鼓雷鸣。叛兵在大雾中草木皆兵,误以为被汉军包围了,鬼使神差将船只驶回雷州半岛岸边。眼看叛军就成为瓮中之鳖,却碰上了潮汛,海潮瞬时不断上涨。马援将军情急之下喝退海潮,歼灭叛军。直至今天,在雷州半岛,东海岸,海潮每天涨退两次;而在西海岸,海潮每天只涨落一次。据说,这就是因为伏波将军喝令西海退潮的缘故。如今在雷州半岛西海岸的草潭长洪角头沙一带,还有“马蹄井”的残迹。据说是马援的战马踏出一股清泉,形成了一口水井。
据古志载,岭南“上雾下潦,飞鸯坠水”,瘴雾弥漫,雾瘴气弥漫,加上暑热蒸人,天空中的飞鸟有时竟会突然中暑坠水而死。至今,雷州半岛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马援率部南征时,兵至雷州半岛,将士水土不服,多染时疫,由于气候恶劣,马援的军队经常吃一种名叫薏苡的果实增强体质,避免瘴气的侵袭。马援班师回朝时,将薏苡满满装了一车带回去种植。京城里的人从没看到过薏苡的果实,还以为马援从南方带回了奇珍异宝。马援死后,有人上书诽谤他当初将一车珍宝从南方运到京城。光武帝勃然大怒,把封马援为新息侯的大印都追收回去了。据《后汉书•马援传》载:“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后来有“薏苡明珠”的成语,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宋人苏轼曾赋诗叹曰:“伏波饮薏苡,御瘴传神良,能除五溪毒,不救谗言伤。”至今徐闻一带仍流传薏米的传说。
为纪念伏波将军马援平息叛乱,造福雷州,雷民感恩戴德立祠纪念。至今雷州、徐闻、遂溪等地,亦存伏波庙。宋宣和二年(1204年),饱受金兵骚扰之苦的宋徽宗期待朝廷能有马援一样的猛将,封马援为忠显佑顺王。法封文有“雷州忠显王……遗爱犹存,庙食千年,英风尚凛”。
马援这次南征,其功不次于前辈路博德。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定岭南,开置七郡,才被封数百户,而马援就被封三千户。马援在雷州半岛屯军,对于加强雷州半岛与中原联系,以及雷州半岛经济、文化、技术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