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的产业化

自驾游 作者:欧彩旅游网09-16 06:12

自驾游的产业化

自驾游是近些年来发展较为引人注目的一种经济现象,各类自驾游在聚拢了众多游客参与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同行业的人们对自驾游的深入研究和实质投入。

在自驾游的发展当中,以个体行为出现的自娱自乐的自驾游,往往因主题的特殊性,最受人们关注。比如,一些以“迎接奥运”、“禁烟”、“关爱生命反对吸毒”为主题的自驾游,但这类个体行为的自驾游,往往因其所选线路崎岖漫长、耗时耗力较多,对游客的身体条件、空闲时间的要求会相对较为挑剔,因而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往往只是作为自驾车爱好者们的一己行为、个人的一项乐趣在进行流传,而不会被以专注于打造自驾游团队产品的企业模仿。组织自驾游旅游团,使自驾游具有产业化规模,完成批量成团操作,才是不同业者对自驾游的产品倾心关注、着力打造的终极目的。

组织方的不同决定了自驾游的多样性

汽车业者当中,对自驾游感兴趣、并着手操办的,包括与各大汽车品牌相关的汽车俱乐部,或各类的汽车爱好者组织。自驾游是其以自驾车为基础开发推广的单一类旅游线路产品;而旅游业者则较为简单,参与到自驾游产业当中的只有以招徕游客、以提供旅游服务为业务范畴的旅行社,将自驾车纳入视野目标是为了拓展旅行社旅游线路产品的类型,尚没有听说有酒店、餐厅、景区出面来组织这类活动。这两类不同行业属性的自驾游组织者虽然都以“自驾游”为名目吸引自驾游爱好者的参与,并为此开发市场、推出线路产品,但细加分析,便会发现两者各自开发推广的“自驾游”,在市场对象、产品指向等方面,都有所异同。

开发能够吸引人的自驾车旅游线路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是两类企业同样的目标。汽车业者在寻找这类人群的时候,可以说落脚更加稳且准:汽车俱乐部聚集的,自然就是这类产品的爱好者。诚如在西餐馆里面向就餐者推荐一道新菜,人们不会因“喜欢西餐”这样的大的兴趣相悖而加以抵触;相比之下,旅游业者开展自驾游,则多少有些大海捞针的感觉,那是在 “游客”的茫茫人海中进行的兴趣筛选。而酸甜苦辣咸的不同嗜好,早已经把“游客”分成了五花八门的派系门类。单从聚拢客源、传播信息、自驾游产品与专项市场的对应问题上来看,无疑汽车业者的 “兴趣延展”的自驾游比旅游业者的“兴趣吸纳”的自驾游更具优势。

但是,自驾游毕竟是以车为牵引和客观载体的一类旅游形式,虽然其中包含了“自驾车”和“旅游”两个兴奋点,但两个点并非处在受力相同的均衡状态,而是一种偏重语式结构的组合。“车”居其中是种子,最终仍需要落到“旅游”的范畴之内来发芽。因此,“自驾游”在进行了以“自驾”的外部包装后,还需要把其核心的“游”的内容文章做足。只有使构成“游”的诸项要素得到充分的展示,才能使“自驾游”的魅力展示更加集中,同时也更加名符其实。

以“车”为基本的话语主题,是汽车业者的自驾游区别于旅游业者的自驾游的最主要特点。汽车业者的自驾游往往更重视对“车”的概念的体现。不同车型、品牌的自驾游,明显就是在打“以车会的北京到山西乔家大院的自驾游,在6个小时的车程当中,除了开车就是开车,并没有对山西民俗、社会场景的铺垫,只是在到了乔家大院后,才会请一位当地导游简单讲讲。游客此行所得到的知识,既谈不上深刻,也谈不上宽广,较为单调、平面、不生动,也许是这类自驾游的一个普遍缺憾。

与参加者的汽车兴趣有更多关联的是越野车俱乐部,他们在组织自驾车的尝试当中,始终都处在前卫的地位,但相比大众的自驾游,取向的偏颇会更加明显。它的特征就是体验不同路面条件的“行”的快感,对于“游”的阐释,通常都会是轻轻掠过。

在学习掌控开车的技巧、能力等方面上,这类的自驾游自然胜出一筹。虽然组织者会对自驾游参加人有许多细心照料,但参加者如果开自家车参团上路,也需要学会简单的换轮胎、拖车等等技能,总之,在这类自驾游当中,享受自驾车的乐趣似乎比欣赏自然风光和了解人文更显得重要。

城市周边游和民宿需求到底有多大

城市周边游是指以大城市或省会城市为中心,覆盖其周边及邻近省份城市的旅游市场。城市周边游的特点是短平快,即1)短:行程主要以1-3天为主,周六日为主要时间点。故出游半径较短,依靠自驾或者城际交通到达。2)平:人均消费数百元。3)快:旅游决策向移动端转变,决策更快,消费频率更高。

1.1.城市周边游浪潮兴起,规模预计万亿级别随着居民收入增加,休闲方式转变,城市周边游以短平快特点倍受游客青睐。据艾瑞咨询测算,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中,在线周边游收入从2009年的34.59亿元增至2014年的903.97亿元。

1.2.两维度划分城市周边游1.2.1.主题产品多样化早期城市周边游产品形式单一,以农家乐和踏青为主。随着交通发展和游客需求多样化发展,如今城市周边产品丰富,呈现多主题化。以华东地区为例,不随季节变化的周边旅游主题有古镇村落,山水景观、海斌岛屿、主题乐园等。此外,随季节更替的周边旅游主题有赏花采摘游,漂流海岛游,温泉养生度假等。1.2.2.行程时间:一日游与过夜游一日游由于旅行时间有限,旅游半径较窄,多集中于近郊地区,参与休闲体项目验活动,如农家乐、温泉度假、CS野战等,核心用户诉求是体验与互动。两天一夜或三天两夜等过夜游通过自驾或城际轨道交通出行,旅游半径延伸至周边城市,多参与周边城市的旅游景点观光与休闲娱乐活动,如古镇村落,山水景观、主题乐园等。

1.3.三大因素利好城市周边游发展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节假日分散状态及我国交通布局完善,我国城市周边旅游行业发展迅速。根据环球旅讯报道,我国每年30多亿人次的旅游者中,1-3日的周边短途游占了七成以上,其中又有一半以上是周末出游。1.3.1.收入提升驱动旅游行业发展根据最新数据,2014年我国GDP 达63.6万亿元,增长率7.4%,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为整个旅游行业提供了条件。

1.3.2.碎片化的节假日时间是周边游一大驱动因素我国居民休闲时间以双休日和短假为主,由此决定了周边游的需求较为旺盛:我国居民休闲时间由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带薪假期三部分组成,其中七个节假日合计法定节假日天数为11天,形成了春节和国庆两个7天黄金周假期和包括元旦在内的5个3天小长假。

1.3.3.交通工具的便捷是周边游得以快速发展的有力条件私家车快速普及,为自驾游提供基础。2008-2014年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增幅较为稳定,私家车的普及为周边自驾游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自驾游市场的日益成熟,自驾群体和自驾目的将日益多样化。除了单纯以旅行为目的的出游外,还会加入更多利益群体,如通过自驾车队进行宣传环保等公益活动、旅游品牌推广等商业活动。 高铁线路的延伸,大大缩短了人们的旅途时间。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福建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中部城市群及京津冀等中远程旅游市场通过高铁加速融合,形成了三大“高铁旅游圈”,高铁游也成为人们出游的重要方式。

高速铁路运输除了在线路里程延长、数目增加方面惠及周边游的发展,高铁运行速度快、运送及周转能力强等特点也帮助游客大大缩短了路程时间。